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

- 一路向西- 女人之觀後感



一路向西版本來自高登作家向西村上春樹的"東莞的森林"。

據說因為東莞/中央擔心""東莞的森林"電影名稱會影響該地區的形象,才改名一路向西。

但我倒認為一路向西真的比較貼題xd


看過小說,覺得也不算太色情,以主角感性加嘲諷時事政治為骨幹,

朋友說,好想知道文字的曲線抽水如何化作影像。

非高登迷的朋友,是否不明白我在說什麼? 其實我也是一知半解的。xd

如是者,我和2個女性朋友進場看2D version, 因為對於我們,女人來說,3D並不吸引我們。




故事先帶出主角無法得到性樂趣的童年,青少年,和成年。
用假民主的媽媽(政府?)  和不敢反對媽媽的假正氣慈善爸爸(特首?) ( 後來發現是叫雞之神) 來帶出主角的性格和內心渴求。

這個開場,便已經有稍嫌長氣兼無聊的感覺,而男主角首次看av 時的幻想,
那意淫之境,腦海與現實的反差~

令我霎時醒覺:呀,我差點忘了這是一套3級片。

相信會滿足不少男觀眾。

到後來,男主角跟朋友北上,由上車直到入房前,
不停形容東莞的情況,內心悲壯的掙扎,
北上的成長過程~

劇情再次又長氣又重復,只是偶爾有幾句話 / 鏡頭 可以令人笑一笑。

(嘲諷JEANA的假胸是OK有趣的~)

那時,我就已經好想離開 ------ 坐到腰骨都痛了。

到後來,出現那位迷倒男主角的夜場女---小思。

天.....真的像乳牛!!!


我們(我和朋友) 都覺得好嘔心。

不是出於妒嫉或什麼,只是,很多人都像我們這樣認為,

大也要合比例和形狀好看。

我真的覺得那小思大得太恐怖了 !!!!


或許,又再次令入場男觀眾覺得物有所值吧。


但,要是我可以再次選擇,我不會看。


小說用字不會太露骨,也加插了不少諷刺時事的說話和揶揄名人的句子 (所謂的曲線抽水) ,

看起來,不像很色情。


但是電影似乎只是為色情而拍,令整個故事變得低俗 (但仍死扮有文藝氣息,這才糟糕)

用露肉的視覺放果,男人夢寐以求的動作行為去作賣點~

結果是,

低一點的男人笑笑口離場,
高一點的男人不屑的散場。
女人思考為什麼自己會到場。


結論是,悶和低俗。

未入場的朋友,不是只為看av 的朋友,可以留待出碟或download 好過。

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

- 《雷霆戰駒》 WAR HORSE -

《雷霆戰駒》 WAR HORSE

在說感想前,先交代一下故事背景吧:

史提芬史匹堡親自執導的《雷霆戰駒》,改編自Michael Morpurgo一九八二年出版的同名小説《War Horse》。它曾被搬上倫敦的舞台,還贏得五項東尼獎,當時史匹堡亦是座上客,更被劇中的人馬情誼所打動,決意改編成電影。

史匹堡之前兩齣在奧斯卡揚名的電影《舒特拉的名單》及《雷霆救兵》,均是以戰爭作背景,這次也不例外,故事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,講述農莊青年與愛駒的 深厚情誼。史匹堡除親自執導演筒外,還請來不少金像獎得主助陣,包括《阿凡達》美術總監歷奇卡達、五屆金像獎音樂大師尊威廉斯,以及兩度獲金像獎影后提名 的艾美莉沃森,還有康城影帝彼德莫倫,總之人強馬壯。

電影中喚名祖兒的駿馬可説是劇情發展的重心,當年作者之所以寫成此書,亦因為牠的感人故事。話説一日作者到酒吧流連,碰上了大戰老兵,閒聊中得知戰場上兵 哥最親密的戰友原來不是同袍而是戰駒,於是靈機一觸從這方面蒐集資料,發現大戰時原來有逾百萬匹馬隨英軍共赴戰場,但最後只有六千多匹可以歸來,作者被戰 馬的英勇作戰及忠誠所感動,於是揮筆成文。

(Information from 2012年2月20日 07:05:35 大公報 )


故事大綱:

故事發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時,少年阿爾畢的父親買了一匹馬﹣祖兒,希望藉以幫助農場的家計。阿爾畢與祖兒於農場內一起成長,情同手足。豈料戰爭爆發,祖 兒因此被徵召入騎兵隊而被逼離開家園,但阿爾畢卻因未滿年齡而不能跟隨祖兒入伍。祖兒先後落入了英軍、德軍及法國農民家庭手中,生活顛沛流離,最後更身陷 無人地帶。阿爾畢一直沒有放棄,相信總有一天能找到祖兒, 最後決定踏出家園,誓要帶祖兒一起回家…

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
首先, 得先向製作人、工作人員說聲抱歉,我是在網絡平台看這電影的。

不過看完後,覺得這片是很值得進電影院觀看的。


電影上畫時,我對這片的想看度只有50%,並沒有很高的慾望。

直到有天放假在家,打開電腦看到這片,才想到: 不如看一看吧:


老實說,在看之前,我是完全不知道是誰製作的 (向來看電影都不留意是誰製作)

也不知道故事內容是說什麼,所以自己還在猜了一下。

大概是說男人和他的馬在戰場上風雲抗敵,並肩作戰,立下偉績,險鏡中生還,絕處逢生,之類。

然而我想的都不錯,只是風雲抗敵,並肩作戰,立下偉績,險鏡中生還,絕處逢生的不是一人一馬,

而是兩隻馬。


可是,不知是後期電腦後果,還是真的拍攝了馬兒生動的神情,

讓我覺得馬兒很有靈性,情感很強,像人類似的。

馬兒用眼神,肢體動作,表現了牠的情感。

兩隻馬之間的義氣和友情也是一個看點,

在這兒我就不多說了,給還沒看的觀眾賣個關子吧。(笑)


演員的細膩情感,劇情的反轉,

讓人在緊張過後,又舒了一口氣。

在男主角和馬兒分別後,我就一直期待著。

期待著馬兒如何在戰場上大放異彩、期待著人馬的感人重逄。

但是,馬兒並沒有在戰場上如何英勇抗敵,

而是在生命受到威脅時,展示了牠的智慧,義氣,求生本能和強韌的生命力。

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逃亡,與不同的人之間的相遇,給他們帶來的影響,見證他們的命運,

讓整個故事增加了更多的感人場面,有種熱血的感覺。

當然,人馬最後的重逄也如預期般感人,就是比較後期才重逄這點讓我不快。

但是這一人一馬顯示出來的羈絆,無法用言語去表達,卻能讓大家都感覺得到。

這種無法割捨的情感最叫人感動。

最後回家的一幕也是好感人。

又是沒有對白的場面,在黃昏的背景下,相擁的身影,

是一種叫人鬆一口氣,會心微笑的結局。

是很不錯的電影喔。